針對近期社會關注的“翟天臨涉嫌學術不端”等問題,北京電影學院14日通過官方微博表示,目前北京市委教育工委、市教委組成專項工作組進駐學校督促指導開展工作,北京市紀委市監委對相關問題的調查工作進行督導。 目前已進入正式調查階段。 對于網友反映的其他問題,學校相關部門已啟動調查,相關問題一經查實,將嚴肅處理,絕不姑息。
回到翟天臨事件,接受《法制日報》記者采訪的數位專家普遍認為,翟天臨事件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,恐怕是因為整個社會評價機制出了問題。 知名評論人梁文道發出疑問:一個演員是否有必要去讀博?
翟天臨的演藝圈學霸人設,早就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。 經過梳理,關于翟天臨的質疑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。 一是,能夠公開檢索到的翟天臨的兩篇論文,其中一篇涉嫌抄襲。 這篇題為《談電視劇<白鹿原>中“白孝文”的表演創作》的論文,全文只有2800余字,有1646字的內容與他人發表內容一樣。
依據這些規章和制度,學術不端行為的行為人可能承擔諸如警告、通報批評、記過、降職、解聘、辭退、開除等行政責任。 但重責之下,仍有學術不端事件頻頻發生。 僅在2018年,清華大學前博士生被撤稿事件及南京大學“長江學者”梁瑩論文“404事件”等學術不端案例,均造成了惡劣影響。